Tuesday 5 February 2013

新年快乐!

转眼间,已经是新的一年了——2013。
咱们可爱的一班哪里可以少了团圆饭呢?
简简单单的一餐,已经是幸福到不行咯~~O(∩_∩)O~~



Photography by WeiWei

Sunday 27 January 2013

[转载] 郭史光宏《公开课的意义》

陈讲师在班上预告来临的4月将会有阅读教学的工作坊,
公开课则是工作坊的其中一部分。
刚好我看到了郭史光宏老师针对公开课而写的文章,
就把它转载到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 

公开课的意义
2012年6月2日


“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


那是一个横向开阔的空间。三所教室打通,大概这样的阔度。两侧各安了六十张椅子,面向中央的“主舞台”,座上是120位教师。“主舞台”这边,我手握麦克风,众目睽睽下为立德华小的24位二年级小朋友上课。曾有朋友戏称,如此排场,不亚于体育馆内林丹李宗伟的对决。

这样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公开课”。何为“公开课”?为何上“公开课”?“公开课”意义何在?

彭亨州百乐县的学校欲办教学研讨活动,籍此提高老师们的教学专业能力。他们请来黄先炳博士,主讲“阅读教学”。黄博士是我读师范时的老师。他觉得,只谈理 论太抽象,给老师们的启发有限。于是便邀我同台,结合理论与实践,在概述了阅读教学理论后,现场给小学生上两堂阅读教学公开课。

所谓“公开课”,即如本文首段所述,执教者与小学生在百余双眼皮底下上课。公开课并非示范课,执教者与学生也不是演员,其目的不是要把一堂课完美无缺地展示出来,然后让听课的教师东施效颦一番。公开课的意义,在于为更深入的研讨提供例子。

我们尝试在公开课中贯彻自己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并体现我们的思考,寄望抛砖引玉,激发听课教师们对于一堂课更深层的探讨。因此,公开课后还设有“说课”与 “评课”的环节。说课,让执教者谈一谈整堂课的设计与构思;评课,则让与会者针对公开课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与评点。经过一轮轮的追问与解答、质疑与反思, 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得以在相互激荡与碰撞的火花中更上一层楼。

对听课的老师来说,他们不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吸收,而是现场观摩了一堂试图将理论落实到教学之中的公开课。除了具体看到“阅读课可以这么上”,他们还可对 照眼前的公开课与自己所理解的阅读教学,以公开课为例,与在座的老师们交流切磋。这样一种参与与互动,势必让老师们以更开阔的视角看待教学。

对执教者来说,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成长契机。试想想,平日的教学生活,多少同事有时间、有兴致去听你的课?然后再热情满满地听你说课、与你研课?可如今, 竟有这许多同道来看你上课,并对你的课品头论足,给你意见,助你成长。这是何等福气!中国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公开课是生命试炼的地方。课前,执教者可潜 心备课;课上,执教者能实验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后,执教者还有机会聆听各方的真知灼见。执教者的专业素养,无疑将在公开课中达到质的飞跃。

公开课,在中国已是风风火火,在我国却仍含苞待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公开课值得我们借鉴与关注。期盼着公开课在我国的遍地开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7.6.2012 


摘自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4766&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510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12

制作皮卡丘

     今天,Literasi Bahasa的讲师吩咐我们学习用纸折皮卡丘。大家都似乎折得不亦乐乎,折出了各种各样的皮卡丘。虽然形状类似,可是大家画上的表情都不一样,非常精彩。我们也有折船。折出来的船刚好可以载送皮卡丘。呵呵~真有趣!

 其中五只皮卡丘

Tuesday 17 July 2012

分享文章------余光中《母难日》

上星期,端姑百能师范学院华文组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
冠军得主朗诵的《母难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因此,想与大家一同分享原文,
感受一下诗中的感动。


余光中 母难日三题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余光中 母难日三题之二 矛盾世界 

快乐的世界啊 
当初我们见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惊天,动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后我们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无言 
关天,闭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论初见或永别 
我总是对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于你一笑 
而幸福终于你闭目 

余光中 母难日三题之三 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 
总握着电话筒 
很想拨一个电话 
给久别的母亲 
只为了再听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么号码 
何况她已经睡了 
不能接我的电话 
「这里是长途台 
究竟你要 
接哪一个国家?」 

我该怎么回答呢? 
天国,是什么字头? 
地府,有多少区号? 
那不耐的接线生 
卡挞把线路切断 
留给我手里一截 
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够说些什么 
「这世界从你走后 
变得已不能指认 
唯一不变的只有 
对你永久的感恩」 
 
原文摘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449144 

Friday 20 April 2012

我们开金口的那些日子

     这个学期我们遇到了一位很不一样的讲师。他教我们Falsafah Pendidikan。但是,他不像一般讲师不停地喷口水。他不只是自己讲,还给我们很大的空间大胆地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
     这一天早上,他进班,把白纸派给我们,叫我们撕成八份。每一张写上不同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关于自己的。比如dream car、喜欢的食物、父母的小名等。写好后,全部放在讲台(白板下面)。同学们几个几个到讲台去拿。每个人拿七张纸,然后坐回原位。讲师立刻下命令,要我们把纸张的主人找出来。班上立刻变得闹哄哄的,好像在巴刹买菜那样。>.<  找完了以后,我们坐回原位。
     过后,讲师要我们分享手中的纸张内容。我们总是不愿意开金口,但是这个讲师总是有办法让我们主动把金口打开。我想,这个学期是我们说最多马来语的一个学期吧~O(∩_∩)O~

放在讲台的纸张

 我拿到的纸张


我班的画画天才们



 那天,周会闲着无聊。
我班的OGU头头突然转过头来问我有没有marker pen。
我挖了挖铅笔盒,把marker pen递给他。
不出一分钟,他把一幅画和笔递过来。
那幅画是一幅OGU样的图画(左)。
朋友其他的朋友立刻就拿起笔,
你一划,我一笔,不停地加工 ,
成品终于诞生了。

不停进化的OGU画



Friday 2 March 2012

教具面对面

     踏入新的一年,面临的挑战完全不一样,并且越来越多。学士课程的第一个学期,我们开始接触教学的一切,其中一部分就是教具。

 实物类型的教具(同学的作品)

图片类型的教具(小组努力得来的成品)

标本、图表和生字卡

     虽说大家都是第一次自己制作教具,但是大家都很用心在制作或寻找教具。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准备的教具都留下深刻印象。希望在往后的日子,大家再学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