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原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类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楫;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酒热血;张巡当年守雎阳,咬牙切齿讨逆贼;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皂帽”,清操自励若冰雪;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转载自http://www.tsgh.gov.cn/html/sy/zlxz/1314.html
林连玉(1901-1985),前马来西亚华校教总主席、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转载http://www.llgcultural.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9&Itemid=75 年代 | 事迹 |
1913年 | 7月20日出生于马六甲吉灵街。祖籍福建晋江。父亲为马六甲同盟会领袖沈鸿柏。 |
1920年 | 8岁破笔入学。 |
1925年 | 高小毕业。 |
1926年 | 14岁入培风初中部肄业。 |
1928年 | 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培风第二届初中。 |
1929年 | 在父亲创设的明新印务公司(马六甲最早印务所)工作。 |
1931年 | 担任其父之私人秘书,并随父赴南京出席中国国民党四全大会。 |
1933年 | 返马后在培风母校任职,将培风传统广西话改为标准华语。 |
| 响应兄长慕周的召号,晨钟夜学一开办即担任教职。 |
1934年 | 担任晨钟励志社青年部总务。 |
1937年 | 芦沟桥事变,参与抗日行列,组织歌咏队、戏剧团,到处宣传。 |
1938年 | 1月23日,与曾月霭完婚。 |
1939年 | 发起培风校友会,担任首届文书。 |
1940年 | 成立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担任文书。 |
1941年 | 太平洋战争爆发,担任马六甲各社团抗敌动员总会秘书,后又出任马六甲华侨青年战时服务团团长。 |
1942年 | 1月,马六甲沦陷,逃至新加坡后又返回马六甲。 |
| 3月,马六甲大戒严,与兄长慕周同时被捕,囚禁在怡力监牢,后因天长节获赦,兄长慕周则不幸遇害。 |
1944年 | 避免再次遭日寇毒手,开始逃亡生涯。 |
1945年 | 8月15日,日寇投降。 |
| 9月,受聘为马六甲华侨公立第一小学校长。复兴晨钟励志社及青年部。 |
| 11月,复办晨钟义务夜学。 |
| 12月9日,复兴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 |
1946年 | 复办培德学校,并担任校长。 |
| 为国民党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马六甲支团之干事,并担任党团干训班教育长。 |
1947年 | 将培德女校校政交给龙在天女士。 |
| 接办平民学校。 |
1949年 | 2月,加入陈祯禄创组之马华公会,连任马六甲分会义务秘书要职六、七年。 |
1950年 | 12月,会见林连玉于逸园公馆,倡议组织全国华校教师总会。 |
1951年 | 9月27日,坚持反对宾尼斯报告书中建议废除方言学校。 |
| 12月25日,马来西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成立,担任研究组主任。 |
1952年 | 受教育部委为中央教科书委员及教师咨询员。 |
| 首创马六甲华校教师职工会。 |
1953年 | 组织华人教育协会,并担任官民合办之《古城月报》总编辑为期4年。 |
1955年 | 1月,代表教总出席马六甲会谈。 |
| 5月,组织马华青年团,被称为“马青之父”。 |
| 6月,出任马六甲华人参事局议员。 |
1956年 | 6月,被英女皇封赐为太平局绅。 |
| 9月,在马青团首届全国大会用华语报告,打破马华历来议事以英语为媒介的惯例。 |
1957年 | 获美国青年领袖奖金,到美国观光及考察两个月,在内布拉斯加(Nebraska)议会以华语演讲。 |
1958年 | 出席三机构召开的全马华教大会,提议如果政府坚持以官方语文为考试媒介,则应列华文为官方语文。 |
1959年 | 宣传公民权运动有功,受首任最高元首封赐第三级卓越护国勋章J.M.N.。 |
1960年 | 4月,出席世界教师总会亚洲区大会。 |
1961年 | 受派参加印尼亲善访问团。 |
| 返吉隆坡获悉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即访马华公会会长陈修信,要求平反,不果。 |
1963年 | 4月,担任全国华校教师职工总会首届主席。 |
1965年 | 4月,因丁品松退休,出任教总代主席。 |
| 发动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全国党团及华社热烈响应。被副首相拉萨、内长伊斯迈、财长陈修信相继 |
| 召见,又遭联邦警察总部政治部主任两次秘密盘问威迫;无畏无惧,据理力争,直言争取母语为官方 |
| 语文的重要性。 |
| 12月,被选为教总主席。 |
1966年 | 2月,当选马青副总团长。 |
| 10月,以“一息尚存,难安缄默”的书面谈话,回应陈修信发表不支持华文为官方语文的言论。 |
| 10月18日,因坚持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而遭马华开除党籍。 |
1968年 | 4月,在独大发起人大会中,被推选为筹委会副主席。 |
| 5月,独立大学(独大)马六甲分会成立,被推举为主席。 |
1969年 | 3月,受马华苏承球等人劝请归队,沈慕羽坚持原则,结果不欢而散。 |
| 4月,出席世界教总亚洲区大会,以华语发言,呼吁民办大学。 |
1971年 | 2月,接受陈修信邀请,参加全国华人团结大会。 |
| 4月,遭警方以“涉嫌于怡保华人大团结集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说”逮捕,并控上法庭,诉讼两年。 |
1972年 | 10月,政府撤销涉及嫌煽动法令案件,拟委为上议员,被婉拒。 |
1973年 | 7月,卸下担任27年平民校长之职位。 |
| 受委为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作委员会的署理主席。 |
1974年 | 担任孔教会第八届主席,订下复兴计划。 |
1975年 | 1月,受聘为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马六甲分行经理。 |
1979年 | 7月,荣任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第一届主席。 |
| 10月,荣任马六甲晋江会馆第十一届主席。 |
| 12月,荣任全国独中工委会副主席。 |
1981年 | 领导教总反对3M计划。 |
1982年 | 4月,教总改选提出引退,全场一致挽留。 |
1985年 | 5月,母亲李良去世,享寿101岁。 |
| 12月,林连玉溘然长逝,被选为林连玉基金会主席。 |
1987年 | 10月11日,反对政府派不谙华文教师到华小担任高职,在天后宫全国华团政党抗议大会中致词。 |
| 10月28日,在内安法令下遭扣留,60天后被送往太平扣留营。 |
1988年 | 2月,因受社团法令的限制,致函教总辞职。 |
| 6月3日,获有条件释放。 |
1989年 | 7月,被选为中华大会堂主席。23日,在三保山为第6届文化节升旗礼及传灯仪式主持开幕,开创点燃 |
| 火炬运动。 |
| 复出担任教总主席。 |
1990年 | 4月,担任马六甲华人抗日义士纪念碑管理委员会主席。 |
| 赴台湾参加侨务委员会主办的“全球侨务会议”。 |
1991年 | 12月,与林玉静竞选堂联(即“华总”)第一届总会长职位。 |
1992年 | 3月,表明退出教总与马六甲华堂改选。 |
| 4月,教总及26个属会挽留,继续领导教总。 |
1994年 | 5月,从副首相安华手中接领希望集团给新纪元学院之百万令吉捐款。28日,卸下教总主席职位。 |
| 8月,教总、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及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联合主办 |
| “沈慕羽表扬会”。 |
1995年 | 5月,荣获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奖。 |
1997年 | 荣膺台湾最高荣誉行政院文化奖。 |
| 荣颁第三届“春晖照人间”模范父母亲奖。 |
1998年 | 庆祝钻婚纪念,捐献5万令吉予新纪元学院。 |
| 装置心脏调剂器。 |
1999年 | 马六甲元首封赐拿督勋衔(D.M.S.M)。 |
| 荣获“林连玉精神奖”。 |
2002年 | 马六甲华团庆贺沈慕羽九十大寿,24万令吉贺仪捐献于培风中学。 |
| 受台北市长马英九邀请赴台湾主持祭孔典礼。 |
2003年 | 被《马来西亚记录大会》评选为全国服务最久的校长。 |
2004年 | 平民学校“沈慕羽礼堂”落成。吉隆坡育南学校建“沈慕羽楼”。 |
| 5月1日,夫人曾月霭逝世。 |
2005年 | 3月,对媒体公开48年来所写70本日记本。 |
| 9月,主持马六甲孔子大厦开幕典礼。 |
2006年 | 2月,参观金马士“沈慕羽纪念馆”。 |
2007年 | 2月,“沈慕羽书道馆”成立。 |
| 7月,全国182个华团在马六甲培风中学举办“沈慕羽95荣寿大会”。 |
| 11月15日,荣获大马佛教大学颁发名誉博士。 |
| 12月9日,荣获美国高登大学颁发名誉博士。 |
2008年 | 4月27日,荣获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颁发“福建楷模奖”。 |
| 12月25日,出席在董教总教育中心举办的《图说沈慕羽》推介礼,这是沈老最后公开露面及发表演说的场合。 |
2009年 | 2月5日病逝,享年97岁。 |